成语《一问三不知》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一问三不知:yī wèn sān bù zhī
词源:《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词由: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君任命荀瑶为统帅。当时,荀文中反对贸然出兵,他认为晋对郑的情况还不了解,不可轻举妄动。应该首先派人打探一下郑国的情况,然而方可决定是否用兵。他说:“有远见卓识的人看待事情,总是把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三个阶段的发展情况都弄清楚了,然后才行动,而我们现在这三方面的情况都一无所知,要想取得胜利是很困难的。”
词义:问起事情的始、中、终三方面的情况全然不知。三:指事情发展的始、中、终三个方面。比喻人们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两眼一抹黑。
书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谢雪畴《长江飞渡记》:“平时光会贪污,逍遥浪荡;谈到行军打仗的事,那就一问三不知。”马南邨《燕山夜话·变三不知为三知》:“我们有时候谈起调查研究工作,就不免觉得惭愧,深深地感到自己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遇到别人问起许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常常一问三不知。”老舍《骆驼祥子》十三:“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草明《乘风破浪》第十七章:“易大嫂是精神爽快,过去一问三不知的,现下,她忽然把许多事情都揽到自己门下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