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杂乱无章》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
词源: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词由:晚唐著名诗人孟郊(即孟东野),一生贫穷,直到五十岁那年,才做了溧阳县尉。古文家韩愈与他交情深厚,很同情他怀才不遇的命运。当孟郊赴任时,韩愈写了这篇序,来宽慰和勉励他。文章列举了古往今来的“善鸣者”(指抒发情感的人)后指出:魏晋两个朝代,鸣的人都达不到前人的高度。即使其中有好一些的,也只讲究文辞的靡丽,而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纷乱繁杂,文章脉络也不清楚。到了唐代,陈子昂、李白、杜甫都各用自己的特长来抒发情怀。在晚于他们的人中,孟郊的诗超过魏晋时代,其间精妙的达到了上古诗的水平。
词义:混杂零乱,没有条理。章:章法条理。亦作“凌乱无章”。
书证:叶圣陶《一桶水》:“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冰心《两个家庭》:“好容易回到家里,又看见那凌乱无章的家政,儿啼女哭的声音,真是加上我百倍的不痛快。”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