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德高望重》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
词源:《晋书·简文三子传》:“无显固讽礼官下议,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kui),内外群僚皆应尽敬。于是公卿皆拜。”
词由:东晋简文帝时,一次,北方前秦的军队占领了洛阳。简文帝的儿子叫道子的,看到在洛阳的祖坟受到了前秦人的污辱,就上书并送上印章,请求皇上同意让他回到封地去,结果没有准许。到太皇太后去世了,皇上才下诏书命道子坐车进宫。道子的儿子元显便趁父亲进宫之机,暗示属下的礼官发一道议题,让官吏们议论,并公然称自己德高望重,认为自己已被录用为总管一切的百揆了,内外官吏应当尊敬他。于是,公卿们只好都下拜了。
词义:品德高尚,很有名望。望:名望、声望。
书证:张鸿《续孽海花》第四十回:“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们家德高望重。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