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坐于涂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坐于涂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

词源: 《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 与恶人言, 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词由: 战国时齐国有个人叫公孙丑, 他是孟子的学生。有一次, 公孙丑请教了孟老夫子不少问题, 孟子一一作了解答。其中, 孟子谈论了商代末年孤竹君的一个儿子伯夷。他说:“伯夷为人与众不同, 不是他认为好的国君, 就决不称臣侍奉; 不是他所喜欢结交的人, 就无论如何不结为朋友; 朝廷里有坏人, 他就不去, 也从不和那班坏人讲话。在伯夷看来, 同那班恶人、不喜欢的人在一起, 就好比穿了朝服, 戴了朝冠, 坐在污秽不堪的泥涂、炭灰上。这伯夷的胸怀也太狭窄了。”

词义: 坐在污浊的烂泥、炭灰上。涂: 泥沼、泥泞。比喻身处龌龊的环境, 自己也会被玷污。

书证: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廉洁直方, 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 若坐涂炭; 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