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孤臣孽子》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孤臣孽子:gū chén niè zǐ
词源: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 其操心也危, 其虑患也深, 故达。’”
词由: 梁惠王因政事不顺心, 同孟子闲聊。孟子说:“大王愿意听听关于人的德性、才智的由来吗?”梁惠王说: “请先生谈谈吧!”于是,孟子说:“人之所以有德性、有才智, 大凡都是在患难中磨砺出来的。只不过是每个人所遭受的患难不同罢了。其中最能磨炼人的是什么吗?是那种在朝廷之上处于孤立无援的臣子, 在家里是小妾所生的庶子。他们平日里是众矢之的。所以, 他们时时为自己的安危忧虑, 所遭遇的祸害最深重, 真是受尽了困苦。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时时处处经受着磨炼, 才成了德性高、才能强的人。”孟子讲到这里, 梁惠王精神振奋地说:“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 逆境是磨砺人的德性、才智的极好机会。”
词义: 处于孤立地位的臣子, 小妾所生的孩子。泛指虽不被器重但忠贞不渝的人。
书证: 南朝·梁·江淹《恨赋》:“故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 “从此流亡苦,海外勤研习。孤臣孽子心, 退藏入于密。”郭沫若《革命春秋·脱离蒋介石以后》: “我一个人留在苏州,真正成了一个孤臣孽子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