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乌合之众》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乌合之众:wū hé zhī zhòng
词源:《后汉书·耿弇传》:“弇按剑曰:‘……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覆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词由:西汉末年,刘玄击败王莽后称帝。耿弇跟随父亲耿况前去投奔了刘玄。过了不多久,王郎、宋子等人在邯郸起兵,他们诈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子舆。耿弇手下的孙仓,卫包等人就劝耿弇背离刘玄去投靠子舆。耿弇听了勃然大怒,说:“子舆这个逆贼,日后必将俘虏。让我到京师请求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兵,来回只需几十天时间,便可以轻骑击溃那些‘乌合之众’。如果不识大局,贸然去投奔子舆,必将遭到灭族杀身之祸。”
词义:象一群暂时聚集起来的乌鸦。比喻临时纠集起来的一群人,毫无组织纪律。
书证:《后汉书·邳彤传》:“卜者王郎,假名因执,驱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清·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至于官办的,或对官场去凑趣的杂志呢,作者又都是乌合之众,共同的目的只在捞几文稿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