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昭然若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昭然若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昭然若揭:zhāo rán ruò jiē

词源: 《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饰知以惊愚, 修身以明污, 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 故不免也。”

词由: 有一次, 孔子给陈、蔡地方的人围困起来, 一连七天不给粮食吃。有个老人叫大公任的去慰问孔子, 并向孔子指出了不致饿死的方法。大公任说: 东海有只鸟, 栖息在众鸟之中, 飞行时不敢跑在头里,回来时也不敢落在最后,吃食时不敢争先吃, 吃些剩余的, 所以在同列中不受排斥, 也不被伤害。常言道: 直树先砍, 好井水先干。您孔夫子想用文采才智来惊动陈腐的世俗, 用高尚的德行来改变别人的污浊, 应该说这好像举着日月而行走, 是光芒四射啊, 可您这样夸耀自己, 也就不免招来祸患了!

词义: 像高举揭示着那样明显。昭然: 明显的样子。揭: 高举、揭示。形容情况明显, 真相大白。

书证: 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 益昭然若揭焉。”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承电示撤销军院,爱国之忱, 昭然若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