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误再误》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
词源:《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己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词由: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死前嘱咐赵匡胤,要他把帝位传给二弟光义,将来光义死了,再传给三弟光美。当时赵普在场,曾宣誓照办。后来匡胤果真把帝位传给了光义,号称太宗。在光义执政时,有人密告光美阴谋篡权,光义于是把赵普找来商议。赵普说:“从前太祖就已经错了,不该把帝位交给兄弟,应该把帝位传给儿子。现在您不能再犯错误了。”太宗听了赵普的话,就把秦王开封府尹赵光美贬为涪睖县令,安置在房州。不久,赵光美就死了。之后,宋太宗便把他儿子元侃立为太子。
词义: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重犯同样的错误。
书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我已一误再误,目下不能不格外小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徒以误解民治真精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