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孺子牛》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孺子牛》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孺子牛:rú zǐ niú

词源:《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爱庶子荼,死前遗命立荼为君。死后,陈僖子欲立公子阳生,鲍牧对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词由:春秋时,齐景公十分喜爱自己的小儿子荼。有一次,景公为了逗他玩,就口衔绳子,装作牛,让儿子牵着走。儿子不小心跌倒在地,把景公的牙齿也拉断了,鲜血直流。可是景公一点也不生气。他临死的时候,立下遗言,要让荼继承他的君位。景公死后,大臣陈僖子要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做国君。大臣鲍牧对僖子说:“你忘记了景公做孺子牛折断牙齿的事吗?”

词义: 原指景公衔绳装牛让孩子牵着玩。后用来比喻甘愿作人民群众的公仆, 为他们服务。

书证: 鲁迅《集外集·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郭小川《登九山》诗:“人在变, 思想在变, 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