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楼春东山探梅》咏梅花诗鉴赏
刘镇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修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著意问春春不语。
在群芳百卉的花苑里,梅的高洁形象,历来为人所赞咏歌颂,刘镇的这首《玉楼春》即是有代表性的词篇,作品以梅拟人,在描写梅花情韵的笔墨中,寄托了词人孤寂、凄凉的心境,物象带性,颇含意蕴。
词的上片,以疏淡、动荡之笔写梅的生长环境,着力渲染凄迷空寂的气氛。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泠泠:清畅高响。漠漠:寂静无声。早春的河水在桥下不停地向东面流淌,凄声寒响传送远方。天空的云朵,无声无息地飘然而至连成大片,阴笼溪流,显得有些单调沉闷。这二句交待了梅生长的空间,从天上到地面,于不同的方位里摄取色调相近的景物,互为映衬,展示出一幅早春寒郊的图画。为正面咏梅作了必要的铺垫。
“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俗语说:早春的天,孩儿面,说变就变。词人面对这阴晴不定的春空,瞬间逝去的行云流水,不禁产生许多联想。自然景物一刻不停地变化着,此际眼中所见,如同宝贵的时光,一去不再复返了。清风明月虽是经常出现,然而流逝的水,逸去的云是无处寻觅的。正象苏轼《前赤壁赋》说的那样,天地万物“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曾不能以一瞬”。这里明议景物变幻更易的现象,暗吐对光阴的珍惜之意。空灵的诗句,含蓄的情思,十分熨贴地引出了梅的形象。
词的下片,直接以人写梅,宣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怀。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修竹暮。”薄袖:指梅的花瓣。修竹:高高的青竹。残冬时节,地冻天寒,百花凋零,而那孤高殊雅的梅花,清姿丽质,于冰中育蕾,雪里开花,迎着烈风寒霜,亭亭玉立,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南宋陈亮的咏梅诗说出了梅的这种品格,“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可是,这篇词作把此境此情拟为娴雅不群的少女,经受着痛苦的折磨,时刻在盼望着自己恋人的归来。不是么,依偎着青竹旁的冬梅,那香蕊花瓣被薄暮的寒风所困扰:疏枝癯干亦会使人想到相思中的佳人。作者借梅写孤寂愁怨的思绪,正是要表露梅花对春天的追求,迎来春天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白头空负雪边春,著意问春春不语。”空:徒然。负:忧虑。执意追求春天到来的梅花,一旦大地回春,冰消雪融的时候,梅花已临衰谢,它在“勾引春天”的过程中自己奉献出一切,而春天却不动声色悄悄地来到人间,对先“传春消息”的梅花冷冷相待。这二句陡然一转,以梅花遭受春之冷落,抒发了作者对世情的感叹,包含一定的人生道理。
这首词在写法上值得提及的地方主要有两点。其一,遗形取神,着重写意。诗词中咏梅之作,或写疏影横斜的风韵,或写清雅宜人的幽念,或写凌风傲霜的劲节,以及姿色体态等等,而此作品是以词人主体感受来写梅的标格,梅的意态。凭此流露词人情怀。其二,情景交融寄情于物。词篇上片描写了梅花生长的自然天地,下片刻画梅的形象,通首笔笔不离外物,却语语深含诗情、好似主人公在表白对人生的体验。因此作品有“象外之旨”,“味外之味”的特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