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南怀瑾先生说: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期,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的三个比喻,十分形象贴切。只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就不能不为先生的这个比喻而深有意会。
的确,对于佛教来说,虽然它进入中国已经两千余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而且常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自皇上,下到平民,都曾把佛教当成一种儒教之外最重要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和崇拜。在古代,佛教寺院大大小小充斥在市井乡间,多如牛毛,它所起的作用,不只是佛教层面上的,更是教育意义上的。比如,古代的读书人,赶考路上,经常是借住在寺院的,可见寺院有学校的功能。古代的知识分子,读书入仕,功成名就后,一般也与佛家有密切联系的。为什么?出于一份修养的要求,也是暂时得出世之心灵的慰藉。
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从来就不是迷信的,不是市井小民苦难中的求保佑,而是一种与做人做事与修心养性相结合的教,所以佛教不是高高在上的空头理论。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从来也不是脱离俗世的,而是要求信徒从做人开始,做好了人,再去修佛,普度众生,从眼前的生活实践开始,以自己的经历和实践修证佛法,这样才可能成佛。也就是说,佛不在成天做样子的形式中,而是在自己的体悟中。真正的佛法,也不是消极的,叫人万念俱灰,心如止水,更不是告诉你一切是空,而是告诉你认识到个人不可超越的局限和人生的无奈,认识到欲望无底洞似的可怕,认识到一切是暂时的,转瞬成空,如风过竹林,曾有音响,但过去无声无痕。就此意义上,佛家说“空”,而不是叫人归于死水般,消极地等死,而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精进的同时,远离祸患,修养自己,以利众生。如果一个人不好好做人,转求佛保佑升官发财,那基本是没用的;如果想逃避现实,躲进佛教世界求清静,那也基本是没用的。做不好人,不可能修成佛,不能自救,佛也救不了你。
正因佛教的这种现实意义,两千多年来,佛教融入我们的文化,并经过中国人的创造,对中国文化起到巨大的丰富和促进作用。但是,正如南先生所说,佛教犹如百货店,你有需要时就进,没需要时不进亦可。个人如果能安顿好自己,没必要一定接近它,如果接近不妨作为修养和知识的提高。但是就社会来说,佛教毕竟起着润滑的作用,所以它作用不可低估。它能够传承两千多年而不衰落,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人心背景下,更有日益高涨之势,不能说没有它的道理。
道家文化,是我国的本土文化,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有着高深的智慧。有一个人从小就研究道教,同时深通中医学,并一生研究道教。他曾说:“外国的文化,远没有我国文化的深奥和智慧。尤其是道家文化,里面的智慧是很深的。研究透了,一生用之不尽。”道家文化中,不仅有老庄自由洒脱,自然无为的思想,更有高妙的做人做事智慧。不仅有辩证统一的阴阳五行,更有变幻莫测的八卦理论;不仅有纵横捭阖之术,更有天文地理医学之妙。抱朴归一,阴阳相生,有无互变,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无为而治,避免纷争,守柔示弱,智者无言……等等智慧,都深刻地影响着自古以来的中国人。身体生病了,有中医学,草虫皆可入药,而且不仅治标,还能治本。心理有困惑了,为人处事出现了问题,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了,也可以把阴阳纵横术“拿”来,把抱残守缺,以退为进,守柔示弱等“拿”来一用,总能在变幻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现实中找到应对的方略,为自己解开人生的迷局。所以,南先生说,道教犹如药店,生病了就感觉到它的必要性了。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不生病?所以道教文化其实从没离开过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历代的帝王将相,他们治国安民韬略,明哲保身,持盈保泰,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等,都没离开过道教。
作为本土宗教文化,真正的道教文化,也不是民间那种跳大神似的崇拜,但自有它的力量在。几千年来,道教以它强大的吸收力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有地位和玄妙不可测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进行研究和传承。如今,在国学热潮下,道教文化也甚嚣尘上,虽然对它的解译良莠不齐,但毕竟由此可看出它影响深远的生命力。
儒家文化,以孔孟思想为主导,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不断的主导文化,也可以说是官方支持的正统文化。它虽然给人以堂皇正大之感,但毕竟是中正大气,大方得体,既有身份,又不失人性;既有严格不可犯的一套伦理观念,又有其符合人性人情的道义思想。几千年来,儒家因其正大光明又容易为人接受的教化作用,在中国代代相传,具有强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它一直统领中国的各流派文化;它以巨大的包容性,对于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润滑和和谐作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只有先做好人,修身齐家,才能做好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坚守忠孝仁义礼智信,躬行温良俭让之风,由内修而外化,成就一个人,然后再去成就功名和自我人生的价值。与佛家的离世和道家的无为相比,儒家更积极,是入世的,在追求“明心见性”的同时,更追求“经世致用”之学;“尽性”,不泯先天的赤子情怀,不失本性,遵天命但也要“尽人事”,追求“立功、立言、立名”人生“三不朽”的事业,为此“安贫乐道”,甚至舍生取义,以达“内圣外王”的境界。
从内而外,儒家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所以,儒家成为现实生活中国人奉行的“标准”文化。就像创始人孔子那样,在他的有生之年,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四处奔波,但终不得志,但他并不因此自暴自弃,气馁不振,也不为此仇恨社会,玩世不恭,自甘下流,而是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坚持走正道,积极地在有生之年“尽人事”,安贫乐道,乐此不疲地从事教育事业;但同时也遵守“天命”,知道勉强不来,成事在天,所以他又能“乐天知命”,不与命争,不做无谓的执着以自苦。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坚持又乐观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万世不朽之名。
由此影响所致,中国历来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份忧国忧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轻易舍自我,也不轻易弃社会的追求。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中华文化绵绵不绝的原因所在。也正因此,儒家文化,代代相接,为人所接受传承。
直到五四运动,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西方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的进入,从文字的打倒,到文化的打倒,儒家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以致数十年来几近断绝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浩劫。好在,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它已经深深扎入到国人的血脉中,流淌不止,从未在民间消失。
如今,随着国学的重新被重视,儒家文化重新被重视,其中“和谐”的核心价值和作用正重新被国人提起,并影响到全世界。
文化的回流,正说明其精神光华的光彩和力量,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南先生所说的,应该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研究古代的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之学说,无论对于现实,还是未来,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