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张良

秦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运筹帷幄的“帝者师”。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收买刺客,在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避难流落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高士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十年读书与任侠,深入社会,日夜研习,领悟奥义。秦二世元年9月,聚青少年百余人,扯旗反秦。转年正月遇刘邦,一见倾心,自此随刘帮,克宛城,绕关,取关中,下咸阳,虏秦王子婴,正式灭秦。后又保刘邦智赴鸿门宴,退守巴、蜀,复夺汉中,远定三秦,直至垓下之战,追杀项羽,一统天下,辅佐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功彪千秋。汉惠帝六年(前189)张良病逝。

张良“运筹策惟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谋略思想与权谋主要表现为:采取稳求稳打、协调盟军,在运动战中发展壮大自己力量的战略方针;以攻心战,招抚和行施贿赂的软战术劝降秦将;谏主安民,约法三章,争得民心,对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争雄天下,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明烧栈道”之计,瞒天过海,一则可防敌兵沿栈道追击汉王刘邦,二则示意诸侯,汉王无复东归之心,用以麻痹项羽;“下邑之谋”则利用矛盾,策反英布,联络彭越,委派韩信迂回包抄楚军,结成内外联合,合围项羽的军事联盟。把握时局的重大转折,不失时机,当机立断,变楚汉中分天下为即刻灭楚,不给项羽片刻喘息机会。实行战略大决战,垓下一战,置项羽于死地;以关中地区的形胜、地利、人和、无后顾之忧等得天独后的优势而定都于此,确立了国基初奠,定建首都这一攸关存亡盛衰的百年大计;奏封同刘邦有旧怨的雍齿为侯,计功封赏诸将,不但纠正了刘邦用人唯亲,循私行赏的偏向,而且平息了争功内讧,“安一仇而坚众心”,常为后进政客效仿;以顺水人情封韩信为齐王,“取其非有(指齐地非刘邦所有)以予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功成名就,因时制宜,适可进止,全身而退,般托神道,明哲保身,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可有可无,时进时上的处事准则;以及紧打慢唱的进谏艺术和“忍”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伟大谋略家、千古良辅的大智大慧。张良还悉心整理、编次汉初传世的各类兵书,对保存和研究一大批军事著述作出了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