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赵光普)》|出典|释义|例句
【出典】《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又徙河南洛阳。”赵普曾随赵匡胤,任事军中。及宋太祖即位,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累官进为丞相。太宗时又为相,是两朝重臣。少时即为吏,读书不多,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致仕时拜太师封魏国公,死后追封真定王。《宋史》本传“论”曰:“自古创业之君,其居潜旧臣,定策佐命,树事建功,一代有一代之才,未尝乏也。求其始终一心,休戚同体,贵为国卿,亲若家相,若宋太祖之于赵普,可谓难矣。陈桥之事,人谓普及太宗先知其谋,理势或然。事定之后,普以一枢密直学士立于新朝数年,范、王、魏三人罢相,始继其位,太祖不亟于酬功,普不亟于得政。及其当揆,献可替否,惟义之从,未尝以勋旧自伐。偃武而修文,慎罚而薄敛,三百余年之宏规,若平昔素定,一旦而措之。”
【释义】赵普是宋初名相,两朝重臣。
【例句】①想刘宽难并,赵普果难攀。(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三十七出《民戴》[月上海棠])王十朋升迁,父老送行,此是十朋谦词,说自己难与古贤相比。②俺三人打扮做白衣秀士,私行郊外,朕遣赵光普留守京师。(高文秀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二折)宋太祖道白。赵光普应是赵普。③赵光普你执掌权枢,怎知俺冒风雪射粮军干受苦。(高文秀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二折[尾声])又,第三折有“赵光普”这一角色上场。元人称赵普常为“赵光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