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白问月图》明代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题李白问月图

谁提明月天上悬?九州荡荡清无烟①。天东天西走不驻,姮娥鬓霜垂两肩②。中有桂树万里长,吴刚玉斧声阗阗③。顾兔杵药宵不眠④,天翁下视为尔怜。颇闻昔时锦袍客⑤,乃是月中之谪仙⑥。帝命和予《羽衣曲》⑦,虹桥一断心茫然⑧。竹王祠前雾如雨⑨,踯躅花开啼杜鹃⑩。月在天上缺复圆,人间尘土多英贤。举杯问月月不言,风吹海水秋无边。沧波尽卷金尊里,清影长随舞袖前。相期迢迢在云汉,呜呼此意谁能传?骑鲸寥廓忽千年,金薤青荧垂万篇。浮云起灭焉足异?终古明月悬青天。

①九州,泛指全国。 ②姮娥,即嫦娥。传说她本为后羿之妻,窃不死之药以奔月。姮,本作“恒”,俗作“姮”,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常娥、嫦娥。鬓霜,意谓姮娥已老。李白《把酒问月》:“嫦娥孤栖与谁邻。”③“中有”二句,传说汉西河人吴刚,学仙有过,罚斫月中桂树,但桂树高五百尺,随斫随合,吴刚只得不停斫去。阗(tián)阗,象声词。 ④“顾兔”句,传说月中有白兔,为嫦娥捣药。屈原《天问》:“夜光何德?……而顾菟(兔)在腹。”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 ⑤锦袍客,李白于出京后,自采石达金陵,穿宫锦袍(李白原为宫官),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 ⑥谪仙,谪居世间的仙人。李白在《对酒忆贺监诗序》中,说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李白自己则在《玉壶吟》中称东方朔为谪仙。 ⑦“帝命”句,《旧唐书o李白传》:“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醉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此句当咏此事。《羽衣曲》,《霓裳羽衣曲》的省称,本传自西凉,名《婆罗门》,后经唐玄宗润色,成为新曲。 ⑧虹桥,泛喻帝城景物。卢思道《后园宴诗》:“竹殿遥闻凤管声,虹桥别有羊车路。”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这句意谓,李白因遭谗而离帝城皇宫,心里自很茫然。⑨“竹王”句,指李白后来流放夜郎事。竹王,传说汉时夜郎王生于大竹中。 ⑩踯躅花,即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杜鹃,此为鸟名,即子规、催归,其声悲凄。唐无名氏诗:“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金尊,酒器的美称。“清影”句,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相期”句,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云汉,天河。骑鲸,指李白的去世。金薤(xiè),指李白作品。韩愈《调张籍》:“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浮云”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比喻奸邪之遮阻贤良。焉,何,怎。

【说明】 酒与月是李白诗中的常见题材,酒使诗人由矇眬而得到快感,暂时与现实游离,月则皎然于暗夜,而且终古长存,因而引起人的种种幻想。李白曾经写过一首《把酒问月》七古,其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今人古人代谢不息,唯有高高明月,始终能俯瞰人间百态。趁着明月当头,不如一杯在手,正是李白胸中郁积的倾泄。

后来有人画了一幅《李白问月图》,张以宁便写了一首七古,将李白的《把酒问月》与《月下独酌》两诗诗意融化于诗中。诗先以月中风物写起,渐引出李白的平生遭遇。天上的月亮亏缺后尚能复圆,人间的英才何以被看作尘土?举杯问月,月不能答。但李白本是谪仙,志在云汉,只是世俗未必理解。这时他虽已骑鲸而去,遗作却光焰万丈,何况浮云倏起倏灭,终究不能永远遮蔽明月之长悬青天。悠然一结中,也隐寓对逝者的慰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