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前言》诗词解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前言

中国是诗书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瑰丽的诗歌传统。中国的诗歌,由先秦的《诗经》、《楚辞》开始,到汉魏六朝的辞赋骈文,七言、五言,到唐代的律诗、绝句,乃至宋代的词,元代的曲,一脉相承,自然而然。值得注意的是,这中间中国诗歌的发展,从来不存在一个方向道路问题。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才出现了一个诗歌的方向道路问题。这里的复杂理论问题我们暂不涉及,其基本原因便是“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自由诗(或称白话诗,意思大抵相同)。于是出现了几次关于中国诗歌发展方向问题的大规模论战,至今似乎也莫衷一是。十年前骤然“崛起”的所谓“朦胧诗”的“诗群”,出现了许多诗作和理论,如今大抵消声匿迹了。这件事本身就证明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道路问题,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创作实践上,均未得到解决,仍然是摆在理论家与诗人们面前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任务。毛泽东同志以他深湛的哲学思想和高深的诗歌素养,并经过认真的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在于古典诗词与民歌的结合历代的诗歌都是始于民问《楚辞》(比如《言始于民歌#李白与乐#诗直呼作《新乐府》,宋元大家更是直接摄取民间词曲的营养,均可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的正确。如果我们承认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那么,我们就应注意到,在中国普及古典诗词,无论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定民族自信心,还是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国历来的诗词选本多是断代本。《诗经》、《楚辞》,唐诗单是唐诗,宋词单是宋词。这样,一个读者往往须购置十来个本子方能窥得中华诗词之全貌。而中国诗歌传统却是一脉相承的,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其发展的连贯性。这样,备有一部从先秦直至元明清的版本对于一般的读者,对于青年学生,对于社会青年及知识青年来说,就是较有意义的了。作为一般的普及读物,作为中等学校的读物,选诗千首大抵较为适宜,于是我们编纂了这部书,希望能对社会、对青年有所补益。

中国历来诗词版本多是注疏式、辑录式的选本。“××切”,是为注音;“××也”,是为解词;继之段落之点评,主旨之归纳,实为教书先生之讲授方法。少有从灵性、意境,从构思、创作论角度作以深入的阐释,这类阐释多在历代的《诗话》、《词话》之中。所谓辑录式便是将某些《诗话》专著中关于某一篇诗词的评述辑附其后,初学者读来往往费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到以上两点,努力从灵性、意境,从构思、创作论角度进行阐释;力求将各《诗话》类专著中的评论加以分析与解释,使之易于理解。但由于本书编写者水平所限,这两方面的努力还仅是一种尝试,希望得到专家及广大读者的指点与帮助。

奚少庚

一九九〇年二月十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