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茅土》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典故·茅土

【出典】 《文选》卷四一汉·李少卿(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唐·李善注引《尚书纬》:“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唐·李周翰注:“茅土、千乘,皆谓封诸侯之事也。”

【释义】 茅土,指受封为诸侯。古代皇帝的社祭坛用五色土筑成。分封诸侯时,按所封诸侯所在方位,取相应的色土,用白茅草包裹,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交给受封者,令其用此土在封国内立社。后世多用作咏王侯之典。

【例句】 ①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要看茅土相,貂蝉面。(张元干《感皇恩·寿》1099)这里用“茅土”代指王侯。②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刘克庄《解连环·渔父词》2608)作者咏渔父,借姜太公受知遇事嘲讽所咏渔父梦想宦途发迹的心思。句中用“茅土”典叙写姜太公封于营丘。③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刘克庄《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2621)这里的“茅土”指封侯。句谓皇帝赐予的荣华富贵,也不过如南柯一梦。④叔父茅封贵,先帝棣华亲。(牟巘《水调歌头·寿福王》3144)这里的“茅封”指被封为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