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批龙鳞
【出典】 《战国策》卷三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参见“婴鳞”条。
【释义】 传说龙的性情温顺,但其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者必怒而杀之。战国时人曾用以比喻触怒帝王或冒犯专横的强国。后人用为典实,常借以咏忠谏致祸。
【例句】 曾直把,龙鳞批。曾戏取,鲸牙拔。(刘克庄《满江红·寿王实之》2614)宋理宗不悦言者议论王事,而词人与王迈(实之)、方大琮(忠惠)却论而不讳,以致同被弹劾免官。词中以“批龙鳞”喻指此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