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感觉移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感觉移借

象征主义的一种诗歌表现手法,也称“通感”。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声、色、味等诸官能的互通现象,在象征派诗歌中,意谓几种感觉混合一起,共同涌现出来,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紧密交融。这种诗歌表现手法的出现,受到了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18世纪,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斯威登堡等提出“感应说”,认为外部世界的万物之间,包括人与自然及人的各种感觉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隐秘的、互相呼应的关系。象征派诗人也力图寻找一种“对应物”或“客观关联物”以精确表达人的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主张人的精神、五官与世界万物息息相通。波德莱尔在很多诗作中表现出这种感觉移借的现象。其著名的十四行诗《感应》即是一个明证。诗中表现了各种不同感官之间存在着的感应,声音可以暗示颜色,颜色则赋予旋律的观念,声音和颜色可以译解出各种观念。感觉移借现象很早就已产生,只是在此之前,没有人加以认真地理论化,或自觉地运用过。霍默、贺拉斯、多恩、克拉肖、雪莱和其他诗人已运用感觉移借来进行创作。象征派诗人刻意而为之。在象征派诗歌中,颜色有了温度,声音有了形象,冷暖有了份量,气味有了锋芒。如美国诗人E·西特威尔的短诗 《晨曲》,自由地运用这种手法。诗中描写道:“晨光又吱吱嘎嘎地往下倾”,感觉移借成为象征派诗的主要标志。也正因此,使得象征主义诗歌显得神秘、晦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