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适者为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词研究·诗学概念·适者为美

古代诗学概念。指诗本自然,以吟写性情、悦耳快心为适的观点。语出明屠隆《旧集自叙》:“客语屠子曰:‘往子与客论诗文于京师,则古证今,甲是乙不,此瑕彼瑜,多所弹射。言辩矣,而持论杂无定,子知诗美与恶与?何说而定?’屠子曰:‘余恶知诗,又恶知美,其适者美邪?夫物有万品,要之乎适矣,诗有万品,要之乎适矣。……余读古人之诗则洒然以适,而读今人之诗则不适,斯其故何也?其美恶之辨与?余恶知诗,又恶知美!”在此文中,屠隆以物之万品来喻诗之万品,自然风貌有“天青日出、山川晶皛”与“雷电交至,崩云走雨”之异;服饰衣着有“翟冠翠翘”与“繑衣綦巾”的不同,它们各有所适,故各有所美。诗亦然,人们的性情有急有缓,有严刻有平易,因此发而为诗,其诗歌的风格亦无所不可,或为奇崛,或为平畅,总之应当是性情的自然流露。屠隆“适者为美”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七子派复古拟古的流弊而提出的。其《与友人论诗文》云:“诗者非他人声韵而成,诗以吟咏写性情者也。”七子派复古,务求古人诗作的高格逸调,模仿古人的声韵腔口,因而给自己的创作套上了枷锁,是为不“适”。屠隆也称美唐诗,但认为唐诗之妙即在“去三百篇最远”(《文论》),“唐人长于兴趣,兴趣所到,固非拘挛一途”(《与友人论文书》)。本此他批评当时诗坛云:“至我明之诗,则不患其不雅,而患其太袭,不患其无辞采,而患其鲜自得也。”可见“适”的精神在于“自得”,在于与诗人的性情相合。屠隆此论对晚明公安派的性灵说当有所启发,因为“以适为美”与袁宏道所提倡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精神也是基本一致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