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当局者迷》释义|出处|故事|用典|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当局者迷

释义

当局者:当事人。迷:糊涂,迷惑。比喻处在事务内部的人,看问题反而糊涂。

出处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

故事

唐朝玄宗时期,有位大臣建议把魏征修订过的《礼记》列为儒学的经典之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命令元行冲仔细校阅,并加上注解。不料此事却遭到右丞相张说的强烈反对。他认为由西汉戴圣所编的版本已经沿用了近千年,而且东汉的儒学名家郑玄也为此加了注解,早已和经书并列,怎么可以再妄加注解,用其他版本的呢?玄宗认为张说的话很有道理,就改变了想法,收回成命。为此,元行冲特意写了一篇《释疑》来阐述自己的看法,指出戴圣修订的《礼记》中,有许多冗长繁杂且自相矛盾的地方,魏征也正是因此才进行去粗存精,重新整理。这就如下棋一样,下棋的人看不出问题,而旁观的人却能看得清清楚楚。

用典

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宋·辛弃疾《恋绣衾·无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