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一苇
【出典】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按:杭,通“航”。
【释义】 《河广》有“一苇杭之”语,谓束苇成筏即可渡河。后因以“一苇”代指小船。
【例句】 ①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葛胜仲《满庭霜·任昉尝为西安太守,风流名迹,图经史牒具载,感今怀古作》718)词题西安为新安之误。这里以“一苇横江”追述任昉离开秘书监之职乘舟赴新安太守任。②翠袖携持婉有情,湘筠犀轴巧装成,声随一苇更分明。(曹勋《浣溪沙》[翠袖携持婉有情]1229)这里以“一苇”喻指小船。谓弹奏琵琶之声来自水上飘荡的小船。③只今一苇视苕溪,见天伦雍睦。(程大昌《好事近》[我里比侨居]1529)这里用“一苇”表现乘小船探视兄弟。④凌万顷、一苇纵所之。(刘学箕《松江哨遍》[木叶尽凋]2433)这里用“一苇”咏泛舟太湖。⑤春水东流一苇杭。(刘学箕《小重山》[春水东流一苇杭]2438)这里用“一苇杭”咏所思者乘舟东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