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点绛唇》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编年】
丁未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该年春,姜夔尝以杨万里介绍,往苏州见范成大。此词或冬天自湖州再往,道经松江作(见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卷二)。又陈思《白古道人年谱》谓“此阕为诚斋以诗送谒石湖,归途所作。诗集有《姑苏怀古》诗。”松江即今吴江。
【汇评】
卓人月《词统》卷三:“商略”二字诞妙。
许昂霄《词综偶评》:“数峰清苦”二句,遒紧。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字字清虚,无一笔犯实,只摹叹眼前景物而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其绝调也。“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下只以“残柳”五字咏叹之,神韵无尽。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丁未过吴淞作》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以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数峰”,乃词人幽渺之思。白石泛舟吴江,见太湖西畔诸峰,阴沉欲雨,以此二句状之。“凭栏”二句其言往事烟消,仅余残柳耶?抑谓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柳无情,犹是临风学舞耶? 清虚秀逸,悠然骚雅遗音。
陈匪石《宋词举》:陈廷焯曰:“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衰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陈氏所评,盖以其沉郁虚浑也。详味本词,燕春来秋去,雁秋来春去,随云来往,无所容心,开口便饶闲适之味,谓为白石自况,亦无不可。“数峰清苦”,所“商略”者又是“黄昏”之“雨”,则红尘不到,万籁俱寂,而有四顾苍茫之慨,与后遍“怀古”二字息息相关。“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见《苏州府志》。天随子为陆龟蒙自号,即笠泽所祀“三高”之一。通首只此二句稍实。然“拟共天随住”,又所“商略”者,与“太湖西畔”、“无心”“随云”同一境界也。“今何许”,以提为转。“凭栏怀古”,承上起下。“残柳参差舞”,则烟水迷离之境、桑田沧海之感,兼而有之,所谓“篇终接混茫”者,仍以淡远之致出之。以词言,为小令正轨。以境言,则诚所谓“襟期洒落”、“意到语工,不期高远而自高远”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过吴松作,通首写景,极淡远之致,而胸襟之洒落亦可概见。起写燕雁随云,南北无定,实以自况,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数峰”两句,体会深山幽静之境,亦极微妙。“清苦”二字,写山容欲活,盖山中沉阴不开,万籁俱寂,故觉群峰都似呈清苦之色也。“商略”二字,亦生动,盖当山雨欲来之际,谛视峰与峰之状态,似商略如何降雨也。换头,申怀古之意。“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两句落应,哀感殊深。但捉住残柳一点言之,已见古今沧桑之异。用笔轻灵,而令人吊古伤今,不能自止。
吴世昌《词林新话》:《草堂诗余》选《天香》,有“重阴未解、云更雪、商量不少”语,白石“商略黄昏雨”由此化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